致幻笔墨>灵异小说>晓夜向前 > 第154章 品茶论道
    “老孟,你可来了。”凌淮南对经理带进来的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起身招呼道。

    老孟也不答话,径直来到茶台前对凌淮南说:“让我来,你那泡茶的功夫不行。”

    凌淮南也没有辩白,马上让到旁边座位上。老孟一屁股坐到座位上,从包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小心地打开,像什么珍贵的东西一样,摆在凌淮南和马晓冰面前,“看,这玩意儿可好喝了,我自己都珍藏了十多年了。”

    马晓冰看不出什么来,不就是茶叶吗?茶不是新鲜的好吃,还珍藏了十多年,那不成了陈茶、虫茶?

    凌淮南将茶叶拿到鼻子边微微嗅闻,然后说:“嗯,不错,这茶有些年纪了,陈年普洱。”

    老孟开始泡茶。凌淮南向他介绍马晓冰,“老孟,你那个家具厂不是一直想做宣传嘛,小马可是宣传策划的高手。”

    又给马晓冰介绍老孟,“这位孟总,他的家具厂可是咱们洛川最大的家具厂了,一年还是有几千万的产值。”

    老孟洛川口音夹杂着东北口音:“我那点产值算什么哦,辛苦钱。”说着,从包里摸出一张名片递给马晓冰。名片上写着:洛川绿色环保家具有限公司孟繁秋总经理。

    “孟总是东北人?”马晓冰对这个口音很感兴趣。

    “我不是东北人,就是洛川本地人。”话是这么说,可他口音依然是一半洛川口音夹杂着浓浓的东北音调,听起来有些滑稽。

    “那你的口音这么……”马晓冰很疑惑。

    “哦,是这样的,我15岁就下乡到东北插队了,回来的时候就是他们的这样一幅腔调了,改了一辈子也没有改回洛川口音。有个成语叫邯郸学步,我这个故事用这个成语比较似乎还是很恰当的。”老孟说。

    “那孟总一直从事家具生产?”马晓冰问。

    “不是,我以前在洛川食品公司,后来不是改制吗,我就辞职了,开餐馆、卖猪肉,甚至还开个相片冲印店。但是,都搞失败了。后来,我老婆说,我插队学了木匠的手艺,连结婚家里的家具都是自己打的。怎么不自己办个家具厂。就这样我才开办了这个家具厂。”老孟说。

    他泡好一泡茶,递给马晓冰和凌淮南:“来,先喝茶,这一杯茶味道最好。”说着,自己倒先端起茶杯,闻起香味来。

    马晓冰也端起茶杯,他倒说不出来这茶好在什么地方,只是觉得不像其他茶那样苦涩,吃进嘴里,除了一股暗香之外,口齿之间还有一股甜味冒出来。是比其他茶叶顺吞一些。

    品茶了一杯茶之后,老孟又开始讲自己的故事:“那时候做家具,主要是给一些结婚的家庭做。后来,这个市场就不行了,很多大厂流水线生产的家具,从外地发过来,成本比我们自己做低得多,而且样式还多,还好看,我们的生意就不行了。我们也是前几年才找准方向,主要做办公家具,主要是做招投标的客户,中标了就订单成产。这样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风险。这两年还勉强找点钱。”

    老孟这话倒也不是谦虚。的确,民用家具行业,现在都是大厂的版型,摆在商场卖,一般的小厂根本竞争不赢的。但是做政府采购,那就不一样了,只要中了标,里面的利润空间大得惊人。马晓冰虽然对这个行业不了解,但还是听人讲起过,有些概念。

    “孟总,你做政府采购,那根本用不着做什么策划、宣传呀。我听说人家那些做招投标的企业,都低调再低调,根本不会做宣传。”

    “小马,那时老黄历了。现在的生意,要看三年五年之后的发展,如果没有超前的眼光,究竟死在谁手里都不知道。老实说,我文化不高,但是我总有一种忧心。你看,现在的人,任何时候都拿着手机看,什么东西都在手机上买,要是我们再不跟上形势,工厂说关门就关门。根本不会给你时间和机会。”老孟虽说长得高大威猛,但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

    马晓冰对面前这位大汉心生好感,因为他也是一个时常心怀担忧的人。

    “对孟总的考虑,我倒是深有体会。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变化实在太快,如果我们不去琢磨它,迟早我们会被时代所淘汰的。”马晓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