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幻笔墨>奇幻小说>铁汉子 > 337 【未来的强军】
    九月一日,京师贵胄武备学堂开课授业的第一天。

    李鸿章回国,杨格更有理由与皇帝持“强硬对立”的态度,一方面派副官长郑邦彦中校随李鸿章进京借“参总家眷”到鞍山,自己猫在天津等消息;一方面也着实花了心思在机器局和武备学堂里,甚至为乙未年、丙申年两期炮科的合堂大课精心准备了一份讲义。

    消息一放出去,第一军和北洋舰队大沽口要塞部队都选调军官前来听课,德国陆军军事代表团成员也悉数前来。学堂总办联芳见事儿闹大了,索性停课半天,让步科、骑科、工辎科的学员和那些德国教习们也能参与炮兵科的“公开课程”。由此,一场炮兵战术课演变成为在露天举行的“个人演讲”。

    开课前,铁路督办盛宣怀找到武备学堂来。

    新政,建设铁路是重点之一。卢汉铁路已经在王文韶和张之洞一北一南的牵头下定了项,李鸿章在经过比利时的时候,也与比利时国王谈及借款修铁路一事,争取到比利时王国政府的支持。卢汉铁路资金尚未筹措到位,早在计划中的京奉铁路却在英国借款的帮助下准备开工建设了;俄国人比英国人更急,在华俄道胜银行在天津开业的第一天,就提出修筑东清铁路及东清铁路南满支线的具体计划。

    一时之间,铁路督办盛宣怀成了焦点人物。可这位焦点人物实际上却是忧心如焚,在京奉和东清铁路问题上操碎了心,来此找把持着直隶和东三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杨某人倒苦水。

    操场上人头攒动,联芳和学堂的官员、教习和学兵队长们正在整顿秩序中等待某人上场。今日的北洋武备学堂教学规模已经大大的扩大了,在荫昌和第一军参谋部刘松节等人的积极支持下,又得到德**事代表团的帮助,乙未年招收正式、速成学员六百多人,丙申年招收正式、速成学员近八百人,加上甲午年留校深造“参谋班”、“德文班”的一百三十多人。合计有一千五百多生员,再加华、德教职员,操场上满满当当的聚集了一千八百多人。

    看到刘松节急匆匆的从操场向这边而来,杨格向盛宣怀投去一个抱歉的笑容,说道:“杏荪兄,真是不巧,等兄弟我两个小时,如何?”

    “致之。我此来只问你三个事儿,第一,东三省的新币能否保证通存通兑?第二,鞍山钢铁厂能否为铁路提供合格的钢轨和钢轮?第三。本月底以前,能否在榆关、锦州和奉天三地,各组织不少于一万人的劳力?”

    “没问题,我拿脑袋担保。”

    盛宣怀心里几块大石头同时落地,摆出请便的姿势,跟着杨格边走向操场边说:“你的脑袋我可不敢要,有你的保证,本月中,京奉和东清铁路就可以同时开工了!”

    杨格突然想起一事。这事儿在去瑷珲城和回鞍山的路上都曾想过,却没有得到解决,问:“杏荪兄可否将俄人的铁路线路图给我一份?不是谈判的草图,而是实际的施工线路图。”

    “可以,过几天让人给你送一份来。”

    刘松节上前问:“参总,可以开始了吗?”

    杨格看看盛宣怀,盛宣怀在几句话中就解决了三件大事。心情正好,笑道:“如果准允的话,鄙人也想听一听参总大人给生员们的授业,万一窥破堂奥,今后也能当个常胜将军了。”

    “呵呵。”杨格微微一笑,伸手相请,整整衣装军帽,大步绕过呈弧形三面围住讲台的人群。在值班学兵队长、乙未科炮兵学员丁先亮的口令声和一千八百多人的致礼中登上三尺高的讲台。

    杨格还礼后,口令声再起:“稍息,原地——坐下!”

    “索林伯格将军、联总办、刘参谋长,各位同袍、教习、生员,杨格今日要讲的课题是——军事技术大发展背景下的中国陆军建设方向。在说正题之前,我想转述首辅大臣环球访问归来的几个极尽感慨之事。其一。首辅大臣在柏林受到德意志帝国皇帝陛下的热烈欢迎,陪同皇帝陛下检阅了德意志帝国禁卫军的一个旅,我们的首辅大臣当场感慨的喟叹,如我国有此等军队十数营,当保国防无虞也!”

    新军刚刚在边境军事冲突中挫败俄军,令国人特别是军人的头脑不禁发热,杨格此语既给了索林伯格中将、德国陆军军事代表团成员和学堂德国教习们一个大大的脸面,也着实的提醒了在场的军官和军事学员们。李中堂是观阅过第三旅的,再检阅德国禁卫军尚且发出如此慨叹,足以说明新军与德军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二,首辅大臣在莫斯科目睹了一场因为一百五十多万人聚集、践踏而起的灾难,不由惊呼,世界人口之多非大清国独具,原来俄人也有这许多!放眼世界各国陆军,俄国陆军以常备军九十七万,后备军四百余万,可动员之总人数近千万的庞大规模,雄踞世界陆军强国之列!边境冲突,我们占了些微的优势,可触及的只是俄国陆军的九牛一毛,而我军却出动了百分之三十的精锐兵力。因此,全面战争的议论在新军和武备学堂中可以就此消停了,类似于王八泡子的事件绝对不容许再次发生!”

    人的思想情绪被现实压抑久了,突见希望时往往会走到一个极端,从自卑、胆怯突然间转变为骄傲、目空一切的暂时勇敢。在场的军官和学员中,持有极端思想的不在少数。

    “其三,我们的首辅大臣在英国看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大舰队分列式,看到英国繁忙的港口、工厂,看到他们繁华的街市和雄伟的建筑,还参观了英国先进的军工工厂。此时,首辅大臣无言了,却在英国访问、谈判和参观逗留期间,时常夜不能寐。为何?眼见为实,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差距太大了!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才能稍微拉近差距。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需要国家为这五十年的努力追赶制定相宜的计划,同时,肩负国防重任的军队,也要有一个五十年的长期发展规划!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我在此地阐述的中国陆军建设方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